選手專訪

從來不是一個人 長跑甜心張芷瑄走過低潮

擁有美名『長跑甜心』的張芷瑄,在鏡頭前、與人合影時總是露出甜蜜的笑容。待人和藹且真摯,受到許多粉絲的愛護與支持。但其實這些年,她著實經歷了許多挫折與低潮,最近的芷瑄終於願意訴說那些日子以來的心境轉折,也感謝一路支持她的人們。

以世大運為目標 在廁所裡暗自落淚

2016年芷瑄在柏林馬拉松跑出2小時52分的成績,下一站目標就是爭取世大運的名額。世大運是大學運動員的最高殿堂,堪稱是最高規格的國際競賽。對她而言,世大運不只是一場半程馬拉松賽事而已,她希望能代表台灣向世界索討榮耀,也希望能藉由參賽世大運獲得家人以及朋友們的認同。

第一站首先在2016年11月的上尾半程馬拉松賽跑出80分59秒成績,離世大運標準門檻78分08秒有一段距離。

「會有一種無論你再怎麼努力,」芷瑄說:「都感覺留在原地沒有進步。」

藉著上尾半馬的成績為基礎展開幾個月的訓練,原本想要以丸龜半程馬拉松驗收訓練成果,卻沒想到最後只跑出80分33秒成績,進步幅度有限。最後破釜沉舟的選擇,就是挑戰一個半月後的仙台半程馬拉松賽。對競技舞台而言,世大運象徵不同的意義,而當時努力爭取自我認同的芷瑄,給予自身的壓力有如千斤擔子摔上肩頭。

在丸龜半程馬拉松儘管小有進步,卻離世大運標準太遠。於是她與秉豐毅然決然地提起行李,前往日本愛媛松山大學移地訓練。在日本的訓練雖然有許多人幫助,但畢竟生活作息與交通不便利導致訓練與恢復不平衡,而且當時教練給予的課表更為辛苦、也要求要降低體重,最終在身體壓力以及心理的雙重壓力下,芷瑄終於忍耐不住而崩潰。

芷瑄在沐浴時暗自哭泣起來,愣在浴室門口的秉豐也只能默默地安慰她。「我當時真的覺得好辛苦,」芷瑄說道:「那時候的心情很無助,連秉豐都被我嚇到。」說到這兒,芷瑄再度泛紅眼眶。

這一份壓力最後在賽事終點釋放開來。她在仙台半程馬拉松賽跑出79分06秒成績。儘管成績不滿意,但芷瑄已經完全掏空自己,不留一點餘力。

「不管怎麼樣,我都對得起我自己。」張芷瑄說。

走出自己的路 全國運動會第三名

前往松山大學移地訓練回到台灣,張芷瑄首先面對合約無法再延續的空窗期,一邊是訓練不到位,一邊是心底壓力與合約無法再續的恐慌。很幸運地,她的努力有人看見。首先是New Balance品牌找上了她,給予芷瑄無條件地支持。再來是田徑協會徵招她出賽台北世大運半程馬拉松。

能跟幾位好姊妹一同在世大運為台灣爭光,很感榮耀

「世大運我的成績雖然不理想,」芷瑄說:「但我已經盡全力了。」原本不支持她跑步的父母,隨著她的腳步也逐漸認同,一同到世大運的台北賽道上加油鼓勵。

世大運之後,不久就是十月份的宜蘭全國運動會。好不容易才釋放的壓力,似乎又隨著兩年一屆的大賽而開始受捆。張芷瑄獨自住在再興中學受訓。世大運是半程馬拉松,但全運會是全程馬拉松,為了要在短時間內銜接半程與全程馬拉松,她必須在短期內吃下高量里程的課表。

「休息日跟秉豐約碰面吃飯,」芷瑄說道:「我非但吃不下東西,偶爾練習還會反胃。」芷瑄不是承受不了壓力的人,但她認為自己是想太多的人,無法如秉豐直率且單純地維持訓練。對自己的要求很高,自然給予的壓力就更為巨大。

訓練過程中持續與壓力對抗,但終究訓練是有效的。在提早一周前往宜蘭作競賽準備,她終於能放鬆與朋友們碰面聊天,原本積累的壓力也慢慢地被釋放開來。加上芷瑄自認為不是被看好的奪牌選手,所以自然跑起來的壓力就更少一些。

全運會馬拉松開賽後,張芷瑄一直位居後段而有點緊張,但因為擔心加速可能會爆掉,所以先求穩健的步調前進。想不到最後因為配速穩當,所以順利地以2小時58分,第三名之姿跨過終點奪下銅牌。

那一年 無法跨過的低潮期

全運會結束後,芷瑄與秉豐前往中國、香港以及日本等地,除了跟海外選手一同訓練外,也認識了許多同為跑者的朋友。芷瑄曾經說過,跑步對她而言不只是成績的自我認同,透過跑步旅行去感受世界的形形色色也是一種樂趣。但身為跑者,她仍然給自己在2018年立下大志:名古屋馬拉松以及年底的上尾半程馬拉松,希望都能在這兩場比賽跑出佳績。

在全運會隔年的二月,也恰好是名古屋馬拉松賽前一個月,她在日本愛媛馬拉松跑出2小時53分09秒的成績。原本在這次成績的基礎下,相信名古屋會有更好的表現,但未解是壓力過大或是狀況不佳。她只在名古屋馬拉松勉強跑出Sub3的成績,離她預想的目標差得老遠。

沒想到,這份低潮就從三月一直走到年底。她在上尾半程馬拉松也只跑出差強人意的成績,那一整年的低潮,儘管再怎麼訓練都無法跑得更好,心態上也一直糾結著過不去。感謝支持她的朋友們,卻因為跑不出成績而感到抱歉。

芷瑄與她的男友兼教練秉豐,兩人認真地思索,該怎麼跳出因壓力循環而跑不好的惡性循環。兩人逐一回溯起過往跑出佳績的賽事,確認前幾個月的訓練與調整狀態。最後兩人的討論是,把原本12周到16周的週期訓練改成為8周訓練。

「12周的訓練對芷瑄來說時間太長了,她很容易掉到低點,」陳秉豐解釋:「改成8周的訓練週期後,可以確認她的狀況正處於巔峰狀態。」除此之外,秉豐也要芷瑄學習不看手錶練跑,因為芷瑄會因為每公里配速差異幾秒而有些患得患失、想太多。與其如此,倒不如讓她穩穩地學習用體感配速。

在東京馬拉松再創高峰

把訓練週期修正為8周(兩個月),其實是一個很冒險的決定。但如果不嘗試看看是不知道效果的,兩人決定把下一場目標設定在2019年的東京馬拉松,以此作為她2019年的首要賽事。

在訓練中期,芷瑄有一回在十公里配速訓練時只跑了六公里,剩下的四公里全數用走的。秉豐提醒她不要因為一次的訓練失敗而灰心喪志,你累積的能力不會因為只少跑了幾公里而掉下來。

在二月份作為最後一次長距離訓練的金門半程馬拉松賽,芷瑄意外地跑出81分的成績,這是她以前跑單項半程時的成績。沒想到這次僅憑著八分力就能跑出來。也因此對東京馬拉松懷有一些希望。

「我的目標是2小時50分內就好,」芷瑄說道:「我不敢抓太高標,如果開跑後發現跑不到會非常沮喪。」

東京馬拉松開跑之前,芷瑄跟秉豐提早一小時半進入起跑區卡位。因為天氣太冷又無法跑動熱身,所以只能在原地跳一跳、動一動身子勉強熱身。起跑之前,想太多的壓力又憂心起來,但這回她已善於處理壓力,提醒自己抱著壓力也於事無補,反倒要以孤注一擲的心情去跑。

這次開跑之前,秉豐為她打了強心針:不要去看每公里配速,如同之前的訓練。鳴槍開跑之後,兩人一塊跑了出去。為了不讓自己患得患失,芷瑄只專注於五公里20分鐘這個數字上頭。每到五公里、十公里、十五公里就會確認自己是否在20分鐘、40分鐘及一小時內完成。不糾結於單一公里的配速上,只專注於每五公里分段的時間。

「跑到半程馬拉松之後,我才有信心應該會破PB。」芷瑄說道。她以80分鐘完成了前半程。而秉豐在十七公里處提早下車。

芷瑄在跑到三十公里處,覺得跑起來胸膛很沉重。才猛然想起出發前因為氣候寒冷,所以在運動內衣塞了暖暖包,開跑後直到三十公里都忘了扔。比賽越到後半程,似乎變數也更多一些。當她感受到身心都出現疲態時,步調似乎就要失速了,沒想到這時候耳邊竟傳來『芷瑄加油』的呼喊聲。後半程聽到台灣人的加油聲,以及森林跑站蔡宜玫的加油鼓勵,再為她空乏的身體重新灌注了能量,再次充電也讓她提振起精神。

40公里處,芷瑄的腳底板痛得厲害,跑在石板路上對抗著強風,最後的兩公里似乎無限漫長。最後的一個轉彎兩百公尺,她追上了香港菁英選手並以2小時46分跨過終點。相隔三年的時光,走過無數低潮,她從2小時52分進步到46分,這條路走得很漫長,卻一點也不荒唐。

跨過終點,再次遇到秉豐,兩人緊緊地擁抱。這時候,說甚麼都嫌太多。

未來的芷瑄要走甚麼樣的路

今年才24歲的芷瑄,認真地說2020年東京奧運離得太近,要勉強挑戰奧運真的有一段距離。但她希望能以奧運為方向前進,希望在2024年之前能準備好自己,以東京奧運為眼光,但把目標擺在2024年的巴黎奧運。

揮別2018低潮的一年,她現在有新的訓練模式,也穩穩踏實地走好每一步。感謝現實生活中支持她的父母與朋友,以及網路上支持她的網友們,她在訓練疲憊或低潮時會翻看臉書粉絲頁,感動於大夥給予的鼓勵。每一次她的努力奔馳,背後總有無數雙手在推動著。

芷瑄想說的是…

感謝New Balance、720armour、森林跑站、翰陽文教基金會、真男人文創商行、aminoVITAL、勁元素加鹽葡萄糖與Jaybird為跑者而生。謝謝這些夥伴們,即使是在最低潮的時候,依舊支持並鼓勵我;也感謝一直默默支持我的網友、臉書朋友以及好友們。讓我知道我從來不是一個人。

文章轉載自:動一動
原文網址

在《從來不是一個人 長跑甜心張芷瑄走過低潮》中有 1 則留言

  1. 自動引用通知: 張芷瑄 - 國手匯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